中耕除草机的设计(含CAD零件装配图)

以下是资料介绍,如需要完整的请充值下载. 本资料已审核过,确保内容和网页里介绍一致.  
无需注册登录,支付后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获取该资料.
资料介绍:

中耕除草机的设计(含CAD零件装配图)(任务书,论文说明书10900字,CAD图纸11张)               
摘要
设计,除草机主要才用滚轮传动机械运动,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稳定的优点,噪音非常小,而且操作非常简单,使使用人带来便利,也带来了安慰周围的人,安静的环境,可以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基于机械设计及相关理论的研究,设计了一个行除草机传动部分,使用凸轮的设计方法和推杆端面齿轮和拨杆设计。行除草机的设计左右是对称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统一的力量,稳定运行,摩擦阻力小,弯曲性能好,不容易出现堵塞,有很强的适应性。

关键词:中耕除草机;除草;减速器;凸轮
 
Abstract
This design, the orchard weeding machine mainly use wheel drive mechanical action. Simple structure, low noise, smooth operation, and easy to use, to bring the people around you convenient, comfortable and quiet environment. To better meet customer dem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chanical design and related research and design, garden weeder transmission part 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CAM, the gear and the end of the dial design. Orchard weeding machine design, characterized by a symmetrical structure is simple, smooth operation, small bending, friction, performance is good, does not appear jams, strong adaptability

Keyword: Hand orchard weeding machine; cut the grass; Gear reducer; CAM

主要工作原理
这台机器设计,除草机主要采用轮运动的齿轮传动变速箱实现往复运动的功能的工具。行除草机通过变速齿轮,齿轮端面,拨杆和剪刀和其他构件,端面齿轮和拨杆工作匹配。端面齿轮通过自己的旋转将旋转的方向传力杆,导致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因此,该工具本身往复运动。因为杂草变种人的举止扭矩范围不够大,因此在刀具的选择尤其注意为了提高除草机的效率成为重要的原则。
除草机由人机走在工作中,所以,后轮驱动的除草机1 2大齿轮轴传动驱动,通过齿轮和齿轮2 3的生长机制来提高速度,并驱动凸轮4(关闭为了实现几何形状和容易调整,需要两端面凸轮总成)的形式返回,结束凸轮4驱动拨杆5运动,通过终端与拨杆凸轮4 5转换机制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往复运动,使固定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固定在框架上形成相对交错运动,完成杂草控制动作。

 

中耕除草机的设计(含CAD零件装配图)
中耕除草机的设计(含CAD零件装配图)
中耕除草机的设计(含CAD零件装配图)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1
1.1 设计的意义    1
1.2 产品的用途及使用范围    1
第二章 中耕除草机的设计原理和参数    2
2.1 主要工作原理    2
2.2 主要技术指标和重要技术参数    2
2.3 已经考虑过的若干方案的比较    3
2.4 关键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5
2.5 机构的功能及特点    8
第三章 中耕除草机的整体设计    9
3.1 整体设计方案    9
第四章 中耕常见杂草切割阻力研究    11
4.1 试验台构成及原理    11
4.2 研究结果    12
第五章 齿轮的计算部分    14
5.1 齿轮设计思路及要求    14
5.2 齿轮设计过程    15
第六章 轴的计算部分    19
6.1 中耕除草机中轴II的设计    19
6.2 中耕除草机中轴I的设计    22
第七章 刀具的设计计算部分    25
7.1 刀具的概述    25
7.2 刀具的运动分析    26
7.3 刀具的结构尺寸及相关参数    27
第八章 端面齿轮及拨杆的设计部分    29
8.1端面齿轮和拨杆的概述    29
8.2 端面齿轮和拨杆的运动分析    29
结  论    34
参考文献    35
致  谢    36
附  录    37